鲁迅的名言“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通常被认为是一句深刻的句子,尽管它看起来非常简单。从字面上解释,这句话描述了鲁迅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但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可能需要更深入的解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表达孤独和隔离感。尽管鲁迅家门口有两棵树,但它们都是枣树,这暗示着鲁迅感到孤独,没有真正的陪伴。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句话表达了积累和叠加的概念。尽管有两棵枣树,但它们都是枣树,这暗示着鲁迅积累了很多相似或相同的经历或事物,这些经历或事物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看似简单的事实。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意义可能有很多种解释,这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怎样理解鲁迅的“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
写作背景:在时局动荡的民国,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等多方势力的强力统治,先进青年的激流勇退,以及思想界的分化,让鲁迅难免陷入彷徨、苦闷,所以他必须重燃斗志,写下更犀利的文字去抨击它们。了解完了这些,我们再回头来看“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奥妙所在。一、从象征含义上:枣树代表着抗争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做抗争者并不容易,所以愿意做的人不多。但是,始终有无私奉献的大无畏者敢于站出来!“一株是枣树”,他站出来了,虽渺小却坚定;“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又站出来一个,这股渺小的力量约聚越大。然而鲁迅的话语尽了,但其寓意还在延伸,那就是:还有第三株,它仍旧是枣树!鲁迅这样循序渐进地叙写,将抗争者那种前赴后继的气势渲染了出来:第一个倒了,第二个又顶了上来。鲁迅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战斗虽苦,但勇于去战斗的人绝对不会缺失!二、从写作手法上:充满艺术性,营造氛围。从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式来看,这句话其实已经很难再浓缩了,非常凝练。假如鲁迅这样来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两株都是枣树。”那么艺术性就会大大降低,且起不到强调的作用,鲁迅强调的就是这些敢于奉献的人。另一方面,鲁迅将这句话放在开篇,引领全文,而且是独立成段落,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为了强调“枣树”的特殊意义。另外,枣树是一棵一棵的介绍,以及独立成段的结构,都营造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感觉。三、从情感上:体现了鲁迅的迷茫与彷徨从现实出发,坐在窗前的鲁迅望向窗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枣树,鲁迅继续移动目光,又看见了另一棵枣树,其余再无其他。可是鲁迅希望看到的是其他树站出来,就像枣树一样无畏,但是没有,这也体现了鲁迅的迷茫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