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舍那大佛的名称来源
传说卢舍那佛像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在佛教中,卢舍那是报身佛。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的简称,释迦如来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佛有三身,法身即是最本质、最圆满的智慧,是无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都是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为 大日如来)。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阿弥陀佛、药师佛等都属于报身佛,卢舍那如来也是。释迦如来原本是莲华藏世界中,卢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萨,也是卢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来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门修行而成就了卢舍那的报身。释迦牟尼佛则是化身。他以卢舍那化身的身份,来到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一切佛像实际上都是以他为根本原型而塑造的,包括我们不曾见过的阿弥陀佛、药师佛、卢舍那佛,甚至毗卢遮那佛等等。20世纪20年代,瑞典汉学家喜龙仁写了一本有关龙门石窟的专著,对龙门石刻艺术给予很高的评价。过去西方学者总是用鄙视的眼光看待东方的雕刻艺术,而喜龙仁在深刻透析过龙门石窟的雕刻艺术后,认为东方雕塑更具“整体平静的和谐”。
卢舍那大佛旁边的佛像各是谁
卢舍那大佛旁边的佛像分别是:迦叶佛、阿难、文殊菩萨、普贤菩萨。1、迦叶佛迦叶一般指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2、阿难阿难,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为常随侍者,专注地服侍佛陀二十五年,谨记无误佛陀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3、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称。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相传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在山西五台山。4、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佛教菩萨名,也曾译为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卢舍那大佛简介卢舍那大佛,位于河南省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通高17.14米,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2022年8月2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经过数月“大修”后真容再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卢舍那大佛
迦叶是什么意思
“伽叶”应该是“迦叶”,佛教中的“迦叶”正确读音是【jiā shè]】,“迦”是第一声;“叶”是第四声。“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名是“摩诃迦叶”,正确读音为【 mó hē jiā shè 】。佛经中的很多用字,在现代人眼中并非生僻字,但其读音却与现代大为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梵文的音译上。佛经中音译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佛、菩萨或罗汉的名号;二是一些名词由于含义太多,译成汉文过于冗长,所以保留原音;三是佛经的咒语。拓展:佛经中容易读错的字1、“南无” 【 ná mó 】这两个字最为常见,经常出现在各种佛及菩萨的名号之前。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等。它们是梵文 [namas] 的音译,表示对佛及菩萨的尊敬或皈依,佛经中读为ná mó,而不应读nan wu。2、“般若” 【 bō rě 】这两个字经常和“波罗蜜”连用,而成为“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为汉语是“智慧”的意思,是梵文(prajna)的音译。由于其含义繁多,属于“多含不翻”,故保留其梵音。其音不读作ban ruo,而读作bō rě。“般若波罗蜜”意即用智慧破除烦恼的若海,到达快乐的彼岸。3、“阿” 【 ā 】此字在佛经中读ā,而不读e。如前面提到的“南无阿弥陀佛”。此字在佛教咒语中也经常出现。
迦叶佛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名 Kāśyapa Buddha。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意译作饮光佛。乃释尊以前之佛,为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为现在贤劫千佛中之第三佛。传说为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必定成佛。依长阿含卷一大本经载,迦叶佛出世于贤劫中,其时人寿二万岁。姓迦叶,于尼拘律树(巴 nigrodha)下成佛,有弟子二万人,而以提舍(巴 Tissa)及婆罗婆(巴 Bhāradvāja)二人为高足,执事之弟子名善友(巴 Sabbamitta)。父名梵德(巴 Brahmadatta),婆罗门种;母名财主(巴 Dhanavatī)。有子名集军。其时之王名汲毘(巴 Kiki),其所治之城名波罗[木*奈](梵 Bāranasī,巴同)。又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载(大二二‧一○二二下)﹕「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即迦叶佛所说之戒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佛名经卷八〕(参阅「迦叶」3969) p3970
佛陀十大弟子摩诃迦叶简介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摩诃迦叶尊者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摩诃迦叶尊者简介
摩诃迦叶在梵文中的摩诃是大的意思,所以又有人称呼他为大迦叶,是佛陀十个弟子中的一个,有上行第一的称号,他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摩诃迦叶尊者的一生都在修行中度过,他出生在一个家庭情况相对来说较好的家庭中,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他的父母逐渐将他的婚姻大事提上日程了,但是对于一心想要修行想要远离七情六欲的生活的摩诃迦叶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了能够搪塞过去他随手指着一个金子做的佛像说,“你们想要我结婚也可以,只要你们能够找到和这一尊佛像长的一模一样的美女,我就答应你们结婚。”,他的父母听后非常高兴于是花费大量的金钱托人寻找这个姑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父母终于在一个小村庄中找到了这个和佛像长的一模一样的美女。
摩诃迦叶尊者听说后只好遵守自己的诺言和这名女子成亲了,但是两个人结婚之后他的新娘子却并不开心,询问原因之后摩诃迦叶尊者才知道他的娘子也是一个一心想要修行的人,听到这样的回答摩诃迦叶非常高兴于是两人商量之后 决定 分房睡,但是他的父母听说之后坚决不允许于是他们决定一人睡一天床,一个人睡的时候另一个人就打坐念经。就这样一直到他的父母双双去世他们才决定出家,这是摩诃迦叶尊者比较出名的一段 典故 。
摩诃迦叶怎么读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一个,以苦行著名被人们称呼叫做苦行第一,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 故事 ,但是有些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把这个名字念错,那么到底摩诃迦叶怎么读呢?摩诃念”mo he”这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迦叶有很多人都会把这两个字念作”jia ye”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字念作”jia she”。因为在经文中叶字念得是”she”,而且叶字在当做姓氏的时候是可以念作”she”的。
摩诃迦叶的名字中的叶字在梵文的原文中是”shyap”按照汉语拼音翻译出来的读音是”shye(b)”其实很多人都对于这个问题感到非常的疑惑,究竟摩诃迦叶究竟怎么读感到非常的纠结,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常常把叶念作”ye”但是在梵语中他的名字的正确读音却是”she”其实这和 文化 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按照古汉语的 思维方式 来讲叶在作为姓氏讲的时候是要读作“she”的,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忽略这一种读音。就像是我们都知道的 成语 叶公好龙,如果严格按照古汉语思维方式来讲读作”she gong hao long ”,但是现在的人们都读作”ye gong hao long”。
所以现在人们在摩诃迦叶究竟怎么读的问题上也没有以前那么纠结了。叶字在古汉语的发音中其实有三种,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ye”之外还有“she”和“xie”两种读音。在摩诃迦叶的名字中大多数的人都念做“ye”但是实际上是应该念作“she”的发音,很少有人会读作“xie”。
摩诃迦叶与阿难陀关系
摩诃迦叶和阿难陀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最受到佛陀喜欢的两个人,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好,摩诃迦叶出生在一个生活环境非常好的家庭中,从小到大他都非常喜欢修行,虽然生活环境非常优越但是这并没有让他养成不好的习惯,他依然非常能吃苦,所以也有人称呼他叫做苦行第一的大迦叶。
而关于阿难陀,他有一项非常特殊的能力,那就是不管什么样的经文只要是佛陀讲过一遍的经文他都能一字不差的背出来,正是因为这样佛陀才格外喜欢他。人们知道摩诃迦叶是禅宗的首创人,但是实际上禅宗是由摩诃迦叶和阿难陀两个人共同创造的。
在西游记中曾经有一些关于摩诃迦叶和阿难陀的片段,但是在这些片段中并不能正确的表现两个人的形象特点,甚至还有一点夸大其词,在西游记中唐僧经过众多磨难在到达天竺时无字天书就是由他们两个人给的,甚至还公然向唐僧索要“人事”,所以很多的读者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对这两位尊者的印象非常不好,但是实际上他们两个的形象并不是这样的,阿难陀为了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两国的和平,最终他的生命结束在恒河的中间,而摩诃迦叶为了能够修行虽然生活在条件非常好的家庭中但是他从来都不铺张浪费,而且一度是十个弟子中最吃苦的一个。
猜你喜欢:
1. 济南千佛山导游词3篇
2. 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简介
3. 充满智慧的幽默故事
多久才有一尊佛出世
"贤劫千佛经,是一部佛的登记名册,记有即将出世九百九十六尊佛名,下一尊即:弥勒如来。册上有名的佛,是会公开在大众前示现成佛,让众生知道自己是佛,从而引领大众修行解脱。相反化身佛百千万亿,不论什么时候,化身佛只会度众不会公开或让人推举宣说自己是佛,这是今日分别正邪最重要的依据。"~常观世音恩师 "从未见过有魔可与莲师咒匹敌,这是绝对没有的事,莲师出世就是降魔。无论莲师根本咒、心咒、忿莲金盔咒也好,功能也是非常强劲,法力至大,所以莲师又名:狮子吼声。你懂得用莲师咒,哪管你天魔地魔人魔修罗魔獣魔,全部魔心爆开,魔力粉碎冰消瓦解,要散你就散你,皆因莲师是佛,为了我们,再度重来!"~常观世音恩师 "贤劫千佛,意思是即将有九百九十六尊佛依次在我们这个银河系成佛,释迦牟尼佛排第四,弥勒佛排第五。其实远远不只这个千数,这千数千佛只是为方便我们易记易学,迁就我们地球人的根基;真实数目是总共有一亿尊佛,会次第成佛。"~常观世音恩师
贤劫共有多少尊佛
贤劫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
此世界初成之时,大地是一片汪洋,天人在天界看到汪洋之上漂有千朵莲花,知道在这一劫中有千佛出世,于是赞叹:“此劫有千佛出世,真是贤善啊!”故而这一劫的时间,名为贤劫。
在此贤劫中,已出世的有第一尊佛拘留孙佛、第二尊佛尸弃佛、第三尊佛迦叶佛和我们现在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而后有弥勒佛出世,再然后是994尊佛共同出世。再然后就是贤劫的最后一尊佛,名为楼至佛(又叫胜解佛)出世。至此,贤劫千佛全部出世后,此劫之中再无佛出世。而后几个大劫都是暗劫,无有佛陀出世,甚至连三宝的名号都听不到。
关于以后出世的佛陀,经典中都有记载。比较详细的是弥勒佛,此佛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以菩萨的形象度化众生,并且在示现无常后往生兜率天宫内院。古时候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只是有修行往生极乐净土的,也有发愿往生兜率天内院的弥勒净土,以期和弥勒佛一起下生人间度化众生。其修法留传至今,仍然有许多人在修持。具体一些的介绍在《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中有过详细的解说。其他的九百余尊佛,我个人的了解就不是那么的详细。如果想知道其名号等,可查阅《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或十分圆满,希望你在看到后仔细思维、谨慎取舍,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