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杨贵妃的感情纠葛

时间:2024-07-12 07:19:35编辑:小星

李白写给杨玉环的诗是哪首诗?

李白给杨贵妃写的诗是《清平调》三首。
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是在任供奉翰林时,受唐玄宗的旨意而作,并成为当时最盛行的乐曲。
1、《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借眼前的牡丹花来隐喻当时的第一美人,衣裳似云霞,容颜似美丽的牡丹,春风吹拂着她,露珠滋润着她;后来更以群玉山,琼瑶仙境来衬托她的华贵与尊荣。浪漫主义的诗人想象奇特,极写牡丹的临风承露、风神摇曳,来碧瑶贵妃之风姿绰约、芳华绝代,说花即是说人,花与人融为一体。诗人奉旨填词亦是超拔卓越,不同凡响。
2、《清平调·其二》
唐代: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首诗承接第一首,一气相生。首句写红牡丹受雨露沐浴更加芳香,亦是比喻杨贵妃受君王宠幸。后三句连用神、人两个典故,“云雨巫山”之典故说的是昔日楚王梦游,与巫山神女相会之事,终究属于虚妄,何如今之君王妃子相携赏花,以此衬托出杨贵妃之沐实惠;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犹自倚仗着新妆方能“得似”,衬托出杨贵妃的国色天香。诗人没有直接实咏杨贵妃的容貌,而是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又用反问句式,更加衬托出杨贵妃的花容月貌及天然风姿。其语言浓艳,字字流葩,使人如觉春风满纸,神往想象贵妃之美。
3、《清平调·其三》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牡丹为名花,贵妃为倾国佳人,两美交相辉映,故长得君王含笑仔细欣赏。牡丹、美人风姿动人,纵然有无限愁恨,一见之下都随春风消解了。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常为此郁郁不欢,今初得杨贵妃而对名花,无限愁恨都为之消解了。末句点明地点,郡王妃子在沉香亭北双双倚栏赏花。花在栏外,人倚栏杆,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当时就深受唐玄宗的赞赏,为贵妃所喜爱,更为后世所传诵。


[create_time]2022-10-15 12:09:22[/create_time]2022-10-30 12:02:1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快乐无限62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a257b65._6DVQYZLAsh0xllV7egYYg.jpg?time=5564&tieba_portrait_time=5564[avatar]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584[view_count]

李白描写杨玉环的诗词是什么?

李白描写杨玉环的诗词是《清平调词三首》。李白奉诏进宫, 在金花笺上写下了《清平调词三首》,这三首诗,将杨贵妃的美写到了极致。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清平调词三首》的妙处美人难写,你可以写她的皮肤有多白,她的身材有多好,写她是丹凤眼还是桃花眼,写她是含珠唇还是覆舟唇,但是这些,都无法表达出一个绝世美人的风采。李白的巧妙之处,就是他根本不描写杨贵妃的外貌,而是去写这个盛唐绝世美人给人的心灵震撼。第一首诗中,李白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从侧面表现了杨贵妃极致的美。云想跟她的衣裳相比,花想跟她的容貌相比,这是杨贵妃的风姿。春风吹拂,牡丹花凝露而开,这是杨贵妃的神态。李白是在沉香亭风的杨贵妃,但他却觉得自己是在群玉山头,是在月下瑶台,这就是杨贵妃的绝世风采,她在的地方,就是人间仙境。第二首诗中,李白连用巫山神女和汉宫飞燕来反衬杨贵妃的美,巫山神女,那是神话中的故事,是虚幻的美,赵飞燕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只化作史书的只言片语,这些当然都比不上现实中的杨玉环。她就活生生地站在李白的面前,用美震撼了李白的心灵,让那飘渺的神女和前一个盛世美人成了她的陪衬。第三首诗写杨贵妃的美,让盛唐皇帝唐玄宗忘记了人生的苦恼。

[create_time]2022-03-29 15:07:08[/create_time]2022-04-06 16:46:0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修勾修勾很可爱[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9238358.g55CNRMgxJv4who4twNRDQ.jpg?time=7769&tieba_portrait_time=7769[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082[view_count]

李白与杨贵妃的情感纠葛

李白的诗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朝廷任职期间,他身居官职,但无实权。他经常和李隆基、杨贵妃一起旅行,吟诗作赋。这一时期,李白的诗充满了深情,这与杨贵妃的密切交往密切相关。那么,李白爱过杨贵妃吗,他们有过怎样的感情纠葛?第一,名花有主,年龄不是问题。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杨贵妃生于公元719年。两人年龄相差18岁。年龄差这么大,只能说是互相佩服了。虽然关系暧昧,但是根本没有爱。杨玉环原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她爱李隆基,但是她对她的前夫有什么感觉呢?其实,杨贵妃能坐上贵妃的宝座,恐怕她早已忘了李茂,权力和欲望战胜了爱情。至于我灵魂破碎的那一刻,我对李隆基的爱也被否定了,这是后话。杨灿贵妃如何爱上一无所有的李白?没有实权,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李白只有名气,但这怎么能满足杨贵妃对繁华的享受呢?李白心里喜欢杨贵妃,感情无处可说。他只能用诗句来表达。天宝元年八月,李隆基召李白入京。此时,李白41岁,杨玉环23岁。此时的李白心中充满抱负,一心报效国家。杨贵妃风华正茂,如花似玉。遇到有才华的人和美女,彼此相爱,彼此喜欢,都是很正常的。李白要贵妃近距离磨墨,贵妃也要李白为她写诗。但最终因为身份的悬殊,只能隔岸观火。如果你站在李白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想想,李白的心情会有多复杂。李白喜饮酒,善作诗,其中多有抒写男女相思之情的诗句,可见李白的感情是丰富而执着的。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首先是个男人,被美女诱惑很正常。更何况他是个能歌善舞,诗文俱佳的贵妃?他赞美杨贵妃的诗写得很含蓄:“云如衣如花,春风流光溢彩。要不是群玉山遇见他,他早就遇见月下瑶台了。”这里用彩云、百花、露牡丹来形容贵妃的清丽与美丽。李白确实有利用诗歌向贵妃传达自己爱她的信息的嫌疑。再看这首:“一枝红花显其香,巫山云雨废其肠。谁好像问汉宫?可怜的闫飞依靠新的化妆。”李白称赞杨贵妃比赵好,但可以和杨贵妃发生关系。他怎么会像楚王一样心碎呢?再者,很明显李白自己的相思是痛苦的,爱情是需要回应的。就算他在梦里遇到贵妃,也不过是空欢喜一场。且看:“名花涌入国,相濡以沫。他们笑起来就像国王一样。说明春风无限可恨,陈香亭北倚栏。”李白敢恨却不敢言。他陪着李隆基和杨贵妃去玩。当他看到他们的亲密关系时,李白嫉妒,恼火和无助,希望春风能消除他的嫉妒。第二,可怜的小燕子靠新妆,三角恋是个大障碍。很适合李白和杨玉环,可谓倾城之恋,却无法走到一起,因为中间隔着一个李隆基。抢皇帝老婆是什么罪?当然,李白是知道的,所以自始至终没有向杨贵妃表白。但他的诗句明显影射杨贵妃《清平调》年的“可怜飞燕引新妆”,“名花爱江山”,“以色待人几时?”《妾薄命》杨贵妃其实知道李白的心,只是她放不下自己的富贵,更何况世界那么大,不就是王者的土吗?如果她跟着李白到处走,李灿会放过他们隆基吗?此外,李隆基还深深地爱着杨贵妃,“我们希望在天上飞,两只鸟用一只翅膀,在地球上一起生长,一棵树的两个分枝。”,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于公元年的一首著名的诗。它描绘了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凄美的爱情。在这漫长的仇恨背后,李隆基的情感悲伤无处不在,他的媳妇是他自己的。他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现在李白来已经半路杀出来了。当然,李隆基必须想出一个解决办法,他的心里充满了波折。李隆基因为喜欢李白的才华,曾安排把他请到翰林,可以陪自己和杨贵妃弹琴、吟诗。想想去历山泡温泉。李白后来用敕令写了《长恨歌》,《侍从游宿温泉宫作》,《宫中行乐词十首》。最难忘的是李白和杨贵妃赏牡丹荷花时所作的《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和《清平调词三首》。还有《白莲花开序》,《春日行》之类的诗。李白的诗超越世俗,李隆基真的很喜欢。不就是让他去北京陪他吗?没想到,李白爱上了杨贵妃,杨贵妃心动了。我们必须想出解决这件事的办法!他也想杀李白,但是他太喜欢人才了,于是李隆基采用了“还钱”的方法,把李白赶出了皇宫。第三,我辈是蒿人,看破红尘不弯腰。“笑起来出去,我辈不是蒿!”这首诗很自负,很热情,堪称经典,可见李白刚出道时的远大志向。但经过感情的磨难,他连做女婿都不在乎了,尤其是离开杨贵妃后,他更加放荡。此外,他在长安任翰林期间,目睹了唐朝政治的日益腐败。统治者只追求享乐,奸臣当道,圣贤受委屈。李白非常生气和绝望,“路是广阔的,就像蓝天,但没有出路在我眼前!”这和我刚出道的时候一样,“我这一代是蒿!”完全是两种心态。但是这位伟大的诗人的心是不屈的,“哦,我怎么能对那些地位高、身居高位的人卑躬屈膝呢,他们永远不会忍受被展示一张真诚的脸!”李白的诗充满了跌宕起伏,他能抒发真情实感,他的精神形象生动散漫。他的诗至今无法超越,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李白那么多的经历和感受,也没有李白那么真挚生动。李白离开长安后,又过上了流浪生活,长期漫游于江淮一带。一首歌《阳春歌》最能道出我内心的苦闷,“长相思,在长安。单一的花,从云中心,长相思,摧毁了心脏。我不相信心碎,在我明亮的镜子里回来看看我!“和李白、杨贵妃的感情纠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几千年过去了,没有人能完全解释李白不作为当事人的感受。但一想起长安,就是这样揪心的痛。可想而知李白经历了怎样的情感颠覆!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为了一个更幸福的美人,为了一个更稳定的大唐,隐藏了自己的感情。在这里,我们还要表扬一下李隆基,他妥善处理了三角关系,不仅没有伤及李白的性命,还间接切断了李白与杨贵妃的关系。李隆基的确是一个好皇帝。后来,当安史之乱爆发时,人们抗议反叛,这与李隆基的声望有很大关系。李白的爱情没落了,但报国之志从未没落。杨贵妃死于安史之乱,李隆基被迫退位。此时,李白55岁。他希望自己能为平叛建功立业,就去了北方


[create_time]2023-06-19 14:30:57[/create_time]2023-07-04 14:30: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校易搜全知道[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ca8a10e3c31373f0830200b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avatar]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1[view_count]

历史上真实的李白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我看杨贵妃秘史,李白救过杨贵妃

李白(701-762),杨贵妃(719-756)李白大她18岁呢。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当时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是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资格这样无礼,李白岂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脑袋了!但唐玄宗当时心情特别畅快,又见到李白的律诗能在醉意中写得那么完美,就让杨国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杨国忠捧过研好的墨来。李白拿过笔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唐玄宗读了很高兴,马上让乐师谱曲,让乐工演唱。

杨国忠和高力士哪儿能忍下这口气,虽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里早把李白咒了无数遍,准备伺机收拾李白。

李白写完诗就睡着了。李龟年配着李白的诗唱着清平调,杨玉环见那些诗写的全是称赞自己的美丽,也与玄宗尽情赏花才回去。

过了两天,杨玉环一个人唱那几支清平调玩的时候,高力士乘机说:“我还以为娘娘对李白恨之入骨呢,怎么您会唱他的词?”

杨玉环很奇怪地问:“他一个翰林学士,怎么能使我恨他到这个地步呢?”

高力士说:“第二首《清平调》里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那不是把您比作秽乱汉宫的赵飞燕了吗?”

杨玉环想想也有道理,从此,每当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时,杨玉环总在一旁阻止。


[create_time]2018-04-26 20:49:38[/create_time]2013-04-04 19:36:46[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12[alue_good]奶牛家的原动力[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07288511,940307338&fm=3012&app=3012&autime=1660590224&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129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185[view_count]

历史上杨贵妃真和李白有关系

李白,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才华盖世。

杨贵妃,大唐第一美女,有“羞花”之貌,天姿国色。

除君臣关系,再无其他关系。后世很多人硬要暧昧地将两人拉到一起,给这对作古千年的才子佳人造点绯闻,“李杨恋”不可能出现的理由如下:

一、“李杨恋”没有见面,朝夕相处必须的客观条件。



二、从诗句里面看端倪。

李白这次奉旨拍马屁,还是要拍唐玄宗最爱的女人,写下了《清平调》三首。并非李白本人自愿所作。

三、再来看看李白仕途的狼狈。

李白之才,昭天皓月的,谁都知道他当了两年的待召翰林的虚职就被赐金放还了,假如李白与杨贵妃真有恋情,杨贵妃只稍稍吹吹枕头风,他自然可以轻轻松松做上高官。毕竟杨玉环提拔自己的亲人为高官是当时的常事。

而李白何至于搞得这样兴冲冲地去当官,落到如此凄惶的下场!


[create_time]2022-10-19 20:24:19[/create_time]2022-10-28 17:54:4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海猎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50af2c9.VTYH0-MQyPDYwhVsGrj64A.jpg?time=4756&tieba_portrait_time=4756[avatar]TA获得超过789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view_count]

杨贵妃和李白是什么关系?二人之间有什么绯闻呢?

要说李白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可真是能够说道说道。在电视剧《杨贵妃秘史》中就有提到,李白时常和唐玄宗还有杨贵妃一起出行,走的很近,大家纷纷猜测这两个人之间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关系。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二人的身份就说明两个人之间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一个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一个是皇帝重用的贤才。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杨贵妃生于公元719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二人年龄相差18岁,与电视剧中的年龄倒也相仿。所以,如果说这对才子佳人当初有一段浪漫情史,也算是合情合理。 天宝元年八月,唐玄宗将李白召进京城。给了他一个临时候补的身份,这个身份也使得他能够和唐玄宗和杨贵妃经常一起出行游玩,也就是说这让李白和杨贵妃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众所周知,李白是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人。再来说说杨贵妃,那就更不用提了,身材出挑,并且能歌善舞,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中,描写的云裳花容,“可怜飞燕倚新妆”、倾国之貌等等,应该描写的就是杨贵妃。两个年纪相仿的人又都非常有才情,产生仰慕之情也是情理之中。可是即使相互欣赏,但是基于当时的身份,他们也不敢做出什么事情。后来,李白在宫中不被重用,被唐玄宗赶走,史料上记载是因为杨贵妃不喜欢他,其实这并不可信。虽然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但是他也最讨厌后宫干政,因此因为说不喜欢一个人就把他赶出宫去,是非常不可靠的。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因为李白性格豪放,经常醉酒,口无遮拦,玄宗怕他把秘密泄露,所以才把他赶出宫去。

[create_time]2022-06-09 18:15:16[/create_time]2022-06-16 18:43:43[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一个吡喃环[uname]https://selfstudyroom-course.cdn.bcebos.com/67022-32047-01cdb74ddbb3c5ebd1ca3448d3a764ae.jpg[avatar]学生[slogan]这个人有点懒,什么也没留下。[intro]123[view_count]

请问李白的诗中有描写到杨贵妃吗?

1、没有,不是李白写的,是杜牧写的, 杜牧有一首写杨贵妃爱吃荔枝的《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李白写的杨贵妃的古诗只有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干。

[create_time]2023-06-22 04:37:04[/create_time]2023-07-02 12:08:4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heart星星知道[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290bba3.UhMbrTNMbKTEzWGTft1qkA.jpg?time=6288&tieba_portrait_time=6288[avatar]TA获得超过257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view_count]

李白、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三角恋

天宝元年八月,唐玄宗下令招李白入京。接到命令后,李白觉得自己可以仕途有成了。他没有住在蒿草里,而是笑着对着天出去了,从山东兖州到了长安。到达长安后不久,在金殿受到玄宗的接见。虽然李隆基没有给李白安排任何官职,只是请他做了院士。但这种临时交替的身份,给了李白接近玄宗和杨贵妃的机会。从李白的诗中可以看出,玄宗每次和杨贵妃玩耍,都喜欢让李白跟在身边。天宝元年十月,玄宗带杨贵妃到骊山温泉,李白紧随其后,然后写了《侍从游宿温泉宫作》等诗。次年初春,玄宗在宫中款待,李白写《宫中行乐词十首》;中春,玄宗游宜春园,李白也去,献信《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晚春,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阁赏牡丹。玄宗想听听歌里唱的新词,命李白写《清平调词三首》。夏天,玄宗在白莲池泛舟,李白作《白莲花开序》;另外还有《春日行》,《阳春歌》等诗。大概都是护花使者的作品。不难想象,“谪仙”李白入宫,为奢华沉闷的宫廷生活吹来一股清新之风。玄宗看到李白一定觉得新鲜有趣。有一段时间,玄宗对李白的格外礼遇也是一般的事情。史书上御勺、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记载,未必是后人发明的。然而好景不长。天宝二年春夏,李白开始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题东溪公隐居》等诗中表达自己的怅惘。从那年秋天开始,我写了一批表达悲哀、鄙夷、怨恨的作品,比如《玉阶怨》、《古风四十四.绿萝纷葳蕤》、《怨歌行》、《妾苦命》、《长门怨二首》等。天宝三年春,李白离朝,长安三三三五四。李白没有主动离开长安,他是被放逐的。李白在朝廷做了一年多的文侍,到处陪伴玄宗和杨贵妃。据此可以推测,李白在三三五四年的史书中,看到了杨贵妃的美貌和歌舞才华。据说杨贵妃“很有资格”,“能歌善舞,懂音律”,琵琶弹得很好。天宝二年春末,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阁赏牡丹。李白凤做了一封《清平调词三首》的信,说“云要衣装花好看”“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报国,含笑看君”。大概是关于杨贵妃的,就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相爱的那一幕。说杨贵妃这个能歌善舞、精通音律的美女对诗情画意的李白无动于衷,恐怕是没有道理的。遇到才子佳人,虽然没有绯闻,但是,好像也有欣赏对方爱情的意思。所以我深深怀疑,《新唐书》所说的李白得不到玄宗的任用,被逐出长安,根源在于杨贵妃的一再“罢官”。当时李白的身份无非是“祭翰林”。说白了,他就是个“艺人”,用诗词娱乐皇帝和皇后,高力士和杨贵妃都不用和他计较。再者,高力士是一个对玄宗非常忠心,百依百顺的太监。对于玄宗出访的兴奋,他因为害怕而挣扎着去做,那么他会去哪里破坏呢?高力士说,因为李白喝醉了,当着玄宗等人的面写了一首诗,要他脱下靴子,他感到羞耻,便在杨贵妃面前说李白的坏话,抬高李白。这太看不起高力士的宽宏大量了,也太看不起高力士的勇气了。没有娱乐能力怎么当玄宗身边的弄臣?当时李白是玄宗的开心果,甚至想把他养起来。一个太监,他吃了熊心豹子胆吗?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玄宗李隆基沉迷于此比如《明皇杂录》年,安禄山暗中向杨贵妃行贿,希望“取平章”,即做宰相,玄宗没有答应;徐张哥觉得玄宗去私宅一趟后会任命自己为宰相,但迟迟没有被任命。他私下向安禄山诉苦,安禄山告诉了玄宗。结果玄宗大怒。玄宗心疼杨贵妃,“三千爱于一身”是千古美谈。但是,他不允许杨贵妃插手。杨贵妃两次被逐出后宫,地位几乎被废,也说明玄宗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杨贵妃不敢当着他的面说李白的坏话,阻止李白的仕途。据《高力士》记载《新唐书》,宋人挑出李白诗中用赵影射句策动杨贵妃的情节,引用李白《雪谗诗》讽刺乱女史为例,说李白是影射和指责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淫乱秘事。这种说法也令人难以置信。李白虽然对自己的经历很不满意,但在诗中却没有那么直接露骨。如果是这样,恐怕李白就得不到“还钱”的待遇了。李白回赠黄金还有其他原因。郝伟《李翰林集序》说“徐中书讲学,被张格追赶,往来于海岱之间”;李《草堂集序》说“丑列同列,害可谤,格言不入,皇帝慎用”;刘《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说“同列若谤,圣旨归山”。虽然这些人都是李白的亲友,但他们的理由未必完全可信。他们都很害怕。李白对非正式公务员的翰林的奉献,对徐章的威胁不大,他也不用冒险去“除掉”李白;同列的人可能会嫉妒李白的才华和皇帝的长遇。但按照玄宗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他们未必敢当着他的面说李白的坏话。我觉得范郑川《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说的比较可信。".玄宗很爱他的才华,或者是担心他喝醉了酒,出入省内,就忍不住要说温室树,怕后患,就可怜地被赶走了”。也就是说,李白离开朝廷和长安的主要原因是唐玄宗本人:他担心经常醉酒的李白会在外面泄露宫中机密。这是玄宗最隐秘的事。众所周知,唐朝皇帝在许多方面都向汉朝学习。在汉朝,传播朝鲜语是大罪。例如,有一次,夏侯胜走出法庭,把宣帝对他说的话告诉了外面的人。他被宣帝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从此再也不敢说了。京把汉元帝对他说的话告诉了御医郑君,郑君又告诉了张博,张博悄悄记下,后来被杀了。其实恐怕不只是汉唐,任何一个朝代都会对黑幕朝廷严格保密。玄宗之所以撤销曾经存在的任命李白为中书学士的动机,主要是因为李白太爱喝酒,太容易喝醉,喝醉后又缺乏关门的能力。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唐代宫廷乐师、歌唱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皇后中是罕见的。祖籍周浦永乐。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开元七年。杨贵妃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有一定的文化涵养,性格婉约,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善弹琵琶。她和、王昭君、丢番图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还有同名电视剧和电影。李白,名太白,青莲居士。中国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人仙子”和“诗人英雄”。《李太白集》代代相传,诗多写醉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之后是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塔塔贝小说家李碧华是原创的


[create_time]2023-06-19 14:57:56[/create_time]2023-07-04 14:57: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校易搜全知道[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ca8a10e3c31373f0830200b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avatar]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

李白入京为官后为何又被唐玄宗放逐?和杨贵妃有关吗?

“诗仙”李太白在中国诗词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李白当时不仅是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想在仕途方面有所成就,终于在李白中年的时候,被唐玄宗宣入京城为官,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后就被放逐出京了。坊间传闻,李白是因为得罪了杨贵妃才会放罢官的,那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李白真的和杨贵妃真的不合吗?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八月,42岁的李白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引荐,被玄宗召进宫做了待诏翰林,主要任务就是陪侍皇帝参加宴会,出游,泡温泉什么的,利用李白敏捷的诗才,给玄宗写诗文娱乐,吟诗佐兴。一年间,李白以御用文人的身份,先后创作了以《侍从游宿温泉宫作》、《宫中行乐词十首》、《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清平调词三首》、《白莲花开序》、《春日行》、《阳春歌》等诗,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等名句,零距离目睹了李隆基和杨贵妃许多宫闱之事。“谪仙人”李白进宫,给奢侈而沉闷的宫廷生活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唐玄宗更是对李白的才华刮目相看,优礼异常,以至于史书上都有“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等记载。可是好景不长,在宫中呆了一年多,李白就被唐玄宗逐出了长安。

李白不是主动离开长安的,而是被放逐的,至于是因为什么原因,各说不一。有说是因为李白与杨贵妃有绯闻,给玄宗戴了顶绿帽子,掌心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扯,只是人们对才子与佳人的臆想。一是古代宫廷礼制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唐朝再怎么开放,在进出都有宫女太监前后伺候的宫内,这样的事基本没可能。二是杨贵妃正受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对李白诗歌才华非常欣赏,但没那个必要冒险出轨,因为李白给不了什么。三是伴君如伴虎,面对擅长歌舞、精通音律的美人杨贵妃,李白不可能无动于衷,但即便有贼心料也无贼胆。

那么被放逐,到底是什么原来呢?掌心觉得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不受重用,心灰意冷。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经常自比大鹏、天马、雄剑,渴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他期望的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一点多他的许多诗歌中就可以读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皇帝优待有加,但其实就是皇帝消遣娱乐的工具,时间长了,李白自然会流露日渐厌倦,没有激情,时有应付,这种情绪表露出来,唐玄宗自然不待见了。

二是定位不准,触犯龙颜。待诏翰林就是御用文,主要是好诗好词为皇帝歌功颂德,逗皇帝开心,可偏偏李白有一颗“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心,因此诗歌了不免有这种情绪的反应,触犯了龙颜。宋人洪迈根据《新唐书》记载,高力士认为李白《清平调词·其二》诗中“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句,以赵飞燕影射杨贵妃有问题,从而得罪了杨贵妃,玄宗撵走李白以慰佳人。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掌心觉得更有可能是,李白放不下那颗雄心,定位不准,利用与玄宗亲近的机会,不识时务地说一些自己的政治主张,弄是玄宗很不高兴,而被逐之。

三是性格偏激,恃才自傲。李白在江湖游荡已久,生性狂放不羁,自由散漫,又有知识分子桀傲不驯,恃才高傲的一面。面对官场的繁文缛节,人情事故,作为职场小白的李白不小心得罪人应该是肯定的,所以引得高力士等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另外,李白好酒是出名了的,喝酒误事,他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且酒后就没的把门的,经常喝醉酒的李白如果在外边泄露了宫闱秘闻,那还得了。这是玄宗最忌讳的事情。所以玄宗打消了任命李白为中书舍人的念头,赐以重金,放逐其回家。


[create_time]2022-07-10 13:57:39[/create_time]2022-07-24 23:16: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刚阳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a3002d3.quHGwluozlicJTypiQAQgw.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32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1[view_count]

杨玉环与李白(李白与杨贵妃真的是情侣关系吗)

那么,杨贵妃与李白在历史上到底有何瓜葛呢?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杨贵妃生于公元719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二人年龄相差18岁,与电视剧中的年龄倒也相仿。所以,如果说这对才子佳人当初有一段浪漫情史,也算是合情合理。

接下来,就让我们借助相关的历史资料一探究竟。

天宝元年八月,唐玄宗将李白召进京城。李白得到这样的召唤,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走向仕途,不必再生活于市井中,于是,便“仰天大笑出门去”,赴长安去了。到达长安后不久,他便在金銮殿与唐玄宗见了面,还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

虽然,李隆基没给他安排什么职位,只是让他待诏翰林,但是,这个临时、候补的身份,却给了李白一个接近玄宗和杨贵妃的机会。在李白的诗作中,曾经多次描写过唐玄宗携杨贵妃游玩的场景,可见,当时李白跟随在他们左右确有其事。

天宝元年十月,玄宗带着杨贵妃去骊山泡温泉,李白也一同前往,后写了《侍从游宿温泉宫作》等诗;

第二年初春,玄宗在宫中游玩,李白奉旨作《宫中行乐词》十首;

仲春,玄宗游宜春苑,李白跟去,奉诏写下了《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暮春,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观赏牡丹花卉,玄宗想听点新歌,所以,让李白作《清平调词三首》;

夏天,玄宗泛舟白莲池,李白写了一首《白莲花开序》。

此外,《春日行》、《阳春歌》等诗,应该也是陪御驾游玩的时候写的。

由此可以看出,“诗仙”李白的进宫,给当时奢侈沉闷的宫廷生活,带去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唐玄宗见到李白,一定是觉得新鲜有趣。一时之间,玄宗对李白优待异常,也完全是可能的事情。而且,史书记载的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不一定是空穴来风,看似也有几分真实。

但是,这种新鲜度并没有长久的保持下去。

天宝二年春夏之际,李白开始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题东溪公隐居》等诗歌里流露出怅惘之情。从当年的秋天开始,他的诗作中明显表现出忧谗畏讥、怨尤失望的情感,比如:《古风四十四·绿萝纷葳蕤》、《怨歌行》、《妾薄命》、《长门怨二首》等。到了天宝三载春天,李白离开了皇宫,当然,他的离开并不是自愿,而是被放逐。

从李白在宫里待了一年多时间,跟着玄宗和杨贵妃到处游山玩水。由此可以推测出,李白对杨贵妃的美貌,以及歌舞才艺都看在了眼里,而杨贵妃又是“资质天挺”、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琵琶。在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中,描写的云裳花容,“可怜飞燕倚新妆”、倾国之貌等等,应该描写的就是杨贵妃,以及她跟李隆基亲亲我我的情景。

都说觅得知音人,李白的才华世人皆知,如果说,杨贵妃喜好音律,对李白这样大诗人一点都不动心,恐怕也不合乎情理。才子与佳人相遇,虽然,没有传出任何绯闻,但是,在长期的惺惺相惜之下,一瞬间的情愫应该还是有的。

所以,对《新唐书》中,李白不被重用,后被玄宗赶出长安,是因为杨贵妃不待见他,并不可信。因为,当时李白的身份不过是“翰林供奉”,说白了就是“娱乐人士”,用诗词歌赋中的一点小才华,逗皇帝、妃嫔、王公大臣们一乐,所以,这样的地位,根本不值得高力士、杨贵妃跟他较劲。

而且,高力士对玄宗非常忠诚、言听计从,作为一个宦官,为了玄宗的游玩高兴,他竭力操办唯恐不及,哪里还会去拆墙脚呢?

说高力士因为李白喝多,让他当着众人的面给自己脱鞋,觉得被其侮辱而心有嫉恨,所以,才为了报复李白,不仅常说他的坏话,还处处排挤李白。但是,高力士作为一个深受玄宗信任的宦官,能得到当时的权力和地位,怎么可能是这样没有胸襟的人。

高力士的胆量和谋略肯定是高人一等,怎么可能因为这么一点点小事就处处刁难呢?即便高力士真的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既然玄宗赏识李白,他一个太监又能怎么样,难道他不想活了吗?跟皇帝喜欢的人作对?此外,当时的李隆基在治国方面还保持着铁腕风格,他绝对不可能容忍他人在自己面前给别人说情或者诋毁他人。

举个例子,《明皇杂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说:安禄山在暗中找杨贵妃,给她行贿,希望能做个挂职的宰相,玄宗没同意。而且,驸马张垍以为玄宗在一次造访他之后会让自己当宰相,但因为一直没接到任命,便私下去找安禄山抱怨。之后,安禄山将这个事情告诉了玄宗,没想到玄宗大为恼火。

虽然,玄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但是,却坚决不能容忍其干预朝政。杨贵妃曾经两次被赶出后宫,差点连贵妃的身份也被废掉,就是因为她过问政事。由此表明,玄宗虽然爱美人,但绝对没有被美色冲昏头脑。而且,杨贵妃应该也不敢在他面前随便议论朝臣,说李白的坏话,干预他的仕途。

此外,还有相关的资料记载,高力士曾经调拨李白与贵妃之间的关系,指出李白在自己的诗作中,借用赵飞燕影射杨贵妃妇人乱政,并说李白借作品揭发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淫乱行径。对于这种说法,也是令人难以置信。

李白当时的情况并不好,因为,他没有被重用,即便如此,李白不至于傻到用如此直接的方式对杨贵妃和大臣说三道四,如果真是这样,恐怕他不是被赶出长安,而是有杀身之祸。此外,对于李白被赐金放还的原因,还有另外的说法。

比如:有言论说因为有人妒忌李白的才华,才在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将他赶出了宫门。

但实际上,当时的李白地位并不高,不过是一个供奉翰林,连个正规的编制都没有,对旁人的威胁是非常小的。而且,按照唐玄宗的性格和处事风格,也不可能容忍旁人在自己面前说李白的坏话,所以,这种说法很难成立。也就是说,李白离开朝廷、离开长安,主要原因在唐玄宗本人:

李白时常醉酒,口无遮拦,他担心李白会将宫内的秘密外泄,因为,此事是玄宗最忌讳的,所以,这很可能是李白被赶走的原因。

参考资料:

【《唐才子传·李白》、《旧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下》、《资治通鉴·唐纪》】


[create_time]2022-07-20 18:54:15[/create_time]2022-07-30 20:45: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梦之缘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1bbd3bf.dco3O7-9qhUybkm7i_05jw.jpg?time=4772&tieba_portrait_time=4772[avatar]TA获得超过825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view_count]

上一篇:安与骑兵哦想

下一篇:金玉良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