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宇文邕

时间:2025-01-18 10:56:21编辑:小星

北周皇帝宇文邕生平简介

  宇文邕生平简介   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谥号武皇帝,字祢罗突,是文帝宇文泰的四子,孝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   宇文邕于543年生于同舟,自幼就非常孝顺,且聪慧有才,得到了其父宇文泰的肯定和赞赏。宇文邕十二岁就被封为了辅城郡公。557年,孝闵帝宇文觉继位,建立北周,宇文邕任大将军,同年九月,宇文觉被大冢宰宇文护废黜,宇文毓继位,为明帝,宇文邕任柱国,深得明帝的信任。   560年四月,明帝被宇文护毒死,宇文邕继位为周武帝,那时的宇文邕不过17岁,但朝中大权还在宇文护手中。宇文邕吸取两位哥哥的教训,一直隐忍,暗中积聚力量,寻找扳倒宇文护的时机。   572年,历经十二年的隐忍,宇文邕与支持他的大臣商议了计划,在其母后的宫中杀了宇文护,并将他的亲信、后嗣全部斩杀,武帝终于夺回权力。   宇文邕在位期间,削弱了大冢宰的权力,加强了皇权,且取消了兵源种族的限制,扩充了军力,还限定了地方执行长官与他们僚属的关系,防止了地方上的私人化。宇文邕在军事上的最大贡献是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578年,宇文邕亲征突厥,在途中病倒,回到洛阳当天就过世了,四时年仅三十六岁。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贇继位。   杨坚与宇文邕的关系   隋文帝杨坚,历史上为国家的统一做出突出贡献的隋朝开朝皇帝,即使是现代也依然有着极为强大的影响力。而北周周武帝宇文邕在隋文帝的光辉下要显得黯然很多,但殊不知如果没有宇文邕,杨坚的统一天下事业要艰难很多。   在北周周武帝时期,北方有北周与北齐两个势力集团。北周朝因为长期受到宇文护的把持,动荡不堪,其实力甚至要逊于北齐。直到宇文邕成功杀死宇文护,推翻其势力后,北周才进入到真正休养生息的阶段。   宇文邕一生简朴,爱护国民,所以他降低税赋,将北周过多的道观佛教全部推除,从而得到大量青壮年劳力,有效的提高了北周的生产能力。在军事方面,他打破种族限制,提出无论什么民族都可以参军,从而快速壮大北周军队规模与实力。如此从物质和军事方面,北周都拥有了攻打北齐的可靠保障。   宇文邕对攻打北齐一事十分重视,他三次亲自指挥军队攻打北齐,最终获得胜利统一了北方。但宇文邕也因为常年的劳累而长辞于世。周武帝后的两位皇帝没有执掌国家的能力,遂被杨坚势力牢牢把控,最后被杨坚杀害。如此隋文帝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宇文邕的统一北方为杨坚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宇文邕,杨坚能否成功当上隋文帝都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更不要说一统天下这样的惊世举措了。   宇文邕的皇后是谁   关于宇文邕的皇后,大家第一个反应便是突厥公主阿史那,这位突厥公主与宇文邕的结合是纯粹的政治联姻。宇文邕迎娶阿史那为皇后的背后,有着种种的政治考虑。   宇文邕继位为周武帝时,宇文护的势力已经成为无法轻易撼动的庞然大物。即使宇文邕身边能人辈出,但其综合实力对比宇文护可谓是蚂蚁与大象的差距。如此的情况下,宇文邕想要诛杀宇文护,必须寻找能够壮大他实力的方法。而自古联姻便是最快速也最有效的拉拢强大实力的手段,于是宇文邕将目光转向了兵强马壮的突厥。   宇文邕真诚的向可汗提出迎娶的意向,但宇文邕既没有实权,生命也有随时被夺取的巨大危险,他的迎娶意向并没有收到突厥可汗的重视。不过可汗的女儿并不是只有一个,可汗被宇文邕派去的说客长期劝说,心中也有些动摇,经过多次的摇摆不定,宇文邕终于成功的迎娶到了突厥小公主阿史那。   这位突厥公主聪明睿智,相貌十分艳丽。因为出身高贵,她的行为举止让人赏心悦目,可谓是一代佳人。但宇文邕因为政治联姻的关系,对阿史那并没有什么太好的第一印象,与阿史那的相处也是出于杀宇文护伐北齐的政治目的,所以即使宇文邕与阿史那相处融洽,举案齐眉,也只是因为各种的心思与后来产生的亲情。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北周武帝宇文邕有几个儿子?他儿子的下场如何呢?

周武帝宇文邕膝下七个儿子,其中长子就是后来的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宣帝宇文赟。宇文赟,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为北周的第4位皇帝。宇文赟是被周武帝用棍子揍上皇位的,并开创了“五后并立”的奇观,上位八个月退位做太上皇,并在1年后驾崩了,也亡了北周王朝,用事实证明了“棍棒之下出好人”并非是真理,奇葩到惊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次子:汉王宇文赞。天和五年的时候宇文赞被封为益州刺史,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大臣向杨坚进言尽灭宇文氏,宇文赞就和很多北周王室一起被害了。三子:秦王宇文贽。,担任大右弼,初封秦国公。四子:曹王宇文允。北周明帝时期,初封曹国公。五子:道王宇文充。周武帝宇文邕的第五子,册封道王。六子:蔡王宇文兑。建德六年,册封蔡王。七子:荆王宇文元。宣政元年(578年),受封荆王。宇文邕十分担心自己的长子宇文赟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于是对宇文赟实行的是十分严格的管教。每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宇文邕都要交给自己的长子,就是要让他可以得到锻炼,将来可以成为一位好皇帝,但是自己的严格教育却只是枉然。宇文赟在父亲的管教之下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当他成为皇帝之后就把自己的本性露出来了,他沉迷于酒色之中不能自拔,不仅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也导致了政权的不稳定。杨坚是宇文赟的岳父,但是宇文赟对自己的岳父很不信任,宇文赟病逝之后杨坚趁机推翻了北周建立了隋朝。后来,在别人的进言之下,杨坚下令诛灭北周王室,宇文邕的儿子中除了长子宇文赟之外都被害。

宇文邕当了几年的皇帝?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省大荔县)。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 [1] ,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周孝闵帝宇文觉继位时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宇文邕聪明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 [2] 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36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传位长子宇文赟。周武帝一生,致力于改革。他在父亲宇文泰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对当时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24] 周武帝一生戎马倥偬,能和将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他“锐情教习,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酒或手付赐物。至于征战之处,躬在行陈”,故“能得士卒死力”。周武帝不愧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 [24] 史书评价令狐德棻《周书》:帝沉毅有智谋。初以晋公护专权,常自晦迹,人莫测其深浅。及诛护之后,始亲万机。克己励精,听览不怠。用法严整,多所罪杀。号令恳恻,唯属意于政。群下畏服,莫不肃然。性既明察,少于恩惠。凡布怀立行,皆欲逾越古人。身衣布袍,寝布被,无金宝之饰,诸宫殿华绮者,皆撤毁之,改为土阶数尺,不施栌栱。其雕文刻镂,锦绣纂组,一皆禁断。后宫嫔御,不过十余人。劳谦接下,自强不息。以海内未康,锐情教习。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平齐之役,见军士有跣行者,帝亲脱靴以赐之。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劝酒,或手付赐物。至于征伐之处,躬在行阵。性又果决,能断大事。故能得士卒死力,以弱制强。破齐之后,遂欲穷兵极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此其志也。 [3] [21] 李延寿《北史》:武皇缵业,未亲万机;虑远谋深,以蒙养正。及英威电发,朝政惟新;内难既除,外略方始。乃苦心焦思,克己励精;劳役为士卒之先,居处同疋夫之俭;修富国之政,务强兵之术;乘雠人之有衅,顺天道而推亡。数年之间,大勋斯集。摅祖宗之宿愤,拯东夏之阽危。盛矣哉,有成功者也。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于前王。 [30] 历代评价卢思道:高祖高拱深视,弥历岁年,谈议儒玄,无所关预,祭则寡人,晋公不之忌也。但自下裁物,其主不堪。累世权强,一朝折首。其于党与,咸见夷戮。恶禽臭物,埽地无馀。尔乃弃奢淫,去浮伪,施一德,布公道。屏重内之膳,躬大布之衣。始自六宫,被于九服。令行禁止,内外肃然。以释氏立教,本贵清净。近世以来,糜费财力,下诏削除之,亦前王所未行也。值齐季失德,取乱侮亡,亲御戎轩,再举而灭。军令肃然,秋毫莫犯。数巡而定,不戮一人。未及下车,革其弊政。山东士女,欣戴如归。但天性严忍,果于杀戮。血流盈前,无废饮啖。行幸四方,尤好田猎。从禽于外,非夜不还。飞走之类,值无免者。识者以此少之。虽有武功,未遑文德。彝章礼教,盖阙如也。缮甲治兵,将扫沙漠。远图不遂,暴疾升遐。 [31] 宇文泰:成吾志者,必此儿也。 [4] 宇文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 虞世南:周武骁勇果毅,有出人之才略,观其卑躬励士,法令严明,虽勾践、穰苴,亦无以过也。但攻取之规,有称於海内,而仁惠之德,无闻於天下,此猛将之奇才,非人君之度量。 [32] 释道宣: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 [33] 司马光:①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使异国,漏泄大谋,斯叛臣也。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赐谦,使之复怨,失政刑矣!孔子谓以德报怨者,何以报德?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乃请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则美矣,亦非公义也。 [34] ②周高祖可谓善处胜矣!他人胜则益奢,高祖胜而愈俭。 [35] 王夫之:宇文邕之政,洋溢简册,若驾汉文、景、明、章而上之,乃其没也甫二年,而杨氏取其国若掇。 [36] 蔡东藩:周主邕为一英武主,平齐以后,又复败陈,虽由陈将吴明彻之昏耄失算,以致兵败受擒,然非周将王轨之锁断下流,亦不至挫失如此。败陈者王轨,用轨者周主邕,推原立论,宁非由周主之英明乎?独周主邕号称知人,而不能自知其子。 [37] 吕思勉:北周武帝,颇能励精图治。 [38] 白寿彝:周武帝不愧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可惜正当他打算“平突厥,定江南”,实现统一全国理想的时候,不幸于出征前夕病逝。 [24] 梅毅: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沉毅有智,莫测高深。当皇帝十九年间,他先是韬光养晦,族灭权臣宇文护。而后亲掌万机,平灭北齐高氏。 [39]


宇文邕是什么朝代的皇帝

  宇文邕是北周的皇帝。

  宇文邕,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至578年在位。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公元575年,宇文邕大举进攻北齐,并于一年半后灭北齐。公元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英年中逝时年仅36岁,谥号为武皇帝,庙号高祖。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宇文周。


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第三任皇帝宇文邕上任后的一些贡献和事迹。以及齐国神将之高长恭是否以美貌闻名? 与此同

宇文邕:武成二年(560),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护立时为大司空、鲁国公的宇文邕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
建德二年,宇文邕确决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并还俗,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之一。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宇文邕国家纳税服役。
建德四年,他独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因病还师。次年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军事失利,自己仅得免。其后听从宇文忻“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的建议,终于攻克晋阳。六年,入邺,灭北齐。从此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以此为题材的作品有诗词、电影、书籍和游戏。


上一篇:狂欢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