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艳波

时间:2025-02-14 17:52:46编辑:小星

李达康原型是谁呢?

李达康没有原型。李达康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虚构出来的角色,在剧中,是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历任汉东省委原书记赵立春政治秘书、金山县县长、吕州市委副书记兼市长,林城市委书记等职务,是一个正义无私的人民高官。角色形象:李达康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想乘着中国的好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他积极推行发展,为了GDP可以说是有一些不择手段,他曾怕投资商跑路而双规丁义珍。在“116事件”中,他一度想顶着压力趁乱拆除大风厂;但是,这些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人民的好公仆,他开会回去之后,立刻着手调查丁义珍,而在“116”中,他也很快幡然醒悟,“站在了人民当中“。

《人民的名义》李达康原型是什么?

李达康原型是耿彦波。李达康书记的原型是来源于现实的党员耿彦波,李达康书记大刀阔斧地为民生福祉做贡献,不计后果地为民生谋福利,正是结合了耿彦波的事迹材料进行的人物塑造。正是通过这部剧,让党员耿彦波进入到了大众视野里,让我们真正的了解到了这位为人民谋幸福、不计回报的"耿同志"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其他介绍:1995年3月,耿彦波在晋中市灵石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职务,他来到灵石县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本地特色,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灵石县到底有什么特色?原来,这里有一个充满了历史底蕴的晋商大院。当年,为了修复晋商大院,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的灵石县不惜花费了5000万元,可想而知,修复之后的晋商大院有多么震撼。当时的灵石县流传着:“五岳归来不看山,王家归来不看院”的说法,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才为晋商大院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年旅游旺季的时候,晋商大院都是人山人海,客流量的激增,也为灵石县带来了大量的收益。只要看到晋商大院比肩接踵的场面,当地百姓就会不由地想起这位县委副书记耿彦波。大家佩服这位副书记的眼光和远见。如果没有他,灵石县的经济不会有如此快的发展。此后,耿彦波被调到榆次任职,担任榆次市长的职务。上任之后,耿彦波的举动就让人们大开眼界,做了一件让大家跌破眼镜的“壮举”:炸毁榆次的地标建筑。这个消息传到外界之后,大家都不敢相信,因为实在想不通市长为什么要把地标建筑炸掉。然而,在耿彦波看来,这座所谓的地标建筑,并没有文化底蕴,因此没有任何含义,反而是个路障。既然对交通有障碍,那就要炸毁,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将地标的建筑炸毁之后,整条道路都焕然一新,看到成效之后,民众纷纷拍手称奇。紧接着,他又开始进行接下来的建设工作,将榆次城南的文物古迹点进行整合,整合完成后,就有了后来的“榆次古城”。榆次古城建成之后,耿彦波又将整个榆次的市容市貌整改了一番,有了这些铺垫,整个榆次都面目一新,令人向往。耿彦波对于榆次的贡献,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个人拯救了一座城,是他的到来,让这个城市重新焕发了魅力。

大同赋的作者耿彦波

1976年08月,中共和顺县委通讯组干事;1978年08月,共青团晋中地委干事;1981年08月,晋中行署对台办干事;1983年07月,山西大学中文系(专科)学习;1985年09月,中共晋中地委办公室干事;1987年06月,中共晋中地委办公室副科长;1990年05月,中共晋中地委办公室信息科科长;1991年11月,中共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04月,中共灵石县委副书记(其间: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涉外经济专业学习);1995年03月,中共灵石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其间:1996年10月至1998年7月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0年03月,中共榆次市委书记;(期间,晋中行署榆次市更名为晋中市榆次区); 2000年05月,中共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2003年06月,中共晋中市委常委、榆次区委书记;2004年0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2006年06月,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07年05月,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其间: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01月,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2008年02月,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2008年07月,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省八次党代会代表,省十、十一届人大代表,十三、十四届市委委员,市十三届人大代表。 2011.12.24确定为市委书记人选考察对象。2013年2月,任太原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太原市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上一篇:宝宝辅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