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辐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物理意义其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一、物理意义:1、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I=dФ/dS,单位是W/m²。S为面积。辐射照度表征了受辐射能照射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接收的辐射能的多少,即受照面上的辐射通量密度。2、辐射出射度(M):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dФ/dS,单位W/m²,S为面积。辐射出射度又称辐射通量密度,指面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通量。二、共同点:辐照度(I)与辐射出射度(M)都是描述辐射测量的概念。三、区别:1、针对的对象不同:辐照度(I)针对:接收辐射的物体。辐射出射度(M)针对:发出辐射的物体。2、定义不同:辐照度(I):指的是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出射度(M):指的是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扩展资料:相关物理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对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所有辐射能的多少,单位瓦特(W)。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辐射能,是以辐射形式发射、传播或接收的功率,即1W=J/s(焦耳每秒)。它也是辐射能随时间的变化率Φ=dQ/dt 。目前测量辐射通量的方法一般是由直流电置换辐射通量的等价置换原理进行的。辐射出射度,是指辐射源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辐射能量的多少,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通量,单位:瓦每平方米(W/㎡)。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辐射照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辐射射出度
辐射量和光度量有何区别和联系
辐射量:对电磁辐射能量进行客观计量的学科称辐射度量;是用能量单位描述光辐射能的客观物理量。辐射量学研究范围为整个电磁辐射谱区。光度学:在可见光波段内,考虑到人眼的主观因素后的相应计量学科称为光度量。与辐射度学类似,但它只处理人眼可感知的光,即可见光,波长范围为380~780nm纳米。即光度学量是具有标准人眼视觉特性的人眼所接收到的辐射量的度量,它与人的生理学、心理学特性直接相关。辐射度参量一般用下脚标e表示,光度学参量则用下脚标v表示。
注:可见光波段(760~38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