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提起手中重若千斤的笔,怀着矛盾的心情,我写下了这封信,女儿有许多心里话要向你们诉说。
十几年来, 你们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视我为掌上明珠,使我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比起那些没有家庭和温暖的孩子,我更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是你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都深深铭记在心里,是你们编织了我丰富多彩的生活,你们是我最亲的人------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你们无微不至的呵护我们,带我们去看病,给我们喂药,帮我们保暖,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意恐迟迟归”,一定会换来我们的“抱得三春晖”。
我知道,你们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愿。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只有具备很强实力的人,才能够走上工作的岗位,因而你们对我要求严格,甚至会超出我的接受能力,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这是出于你们对我的爱,并且我也很努力地在做,唯恐惹你们生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为人处世的方法,由于年龄的差异,是我们好多意见上出现了分歧,是我们亲密的距离越来越远,每次冲动之后冷静下来,我就十分后悔,不应该这样使你们伤心,生气,同时也无法原谅自己,更不知该如何面对你们,静思时我会想起你们的辛苦,爸爸除了在学校工作,还的做家务,还的做农活,而妈妈因为常年劳累已衰老了许多,想到这些我的眼泪便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最后祝爸爸,妈妈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首先,我要给你们鞠一躬,以感谢你们日日夜夜夜夜为我们的操劳,你不知道,看到你们额头的皱纹,鬓角的白发,我的心都碎了,这些都是因为对我们那无私的付出最好的见证,请允许我代表 大家向您说一声谢谢!
但是有时候,稚嫩的我们是那么的不听话,明明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但却总是不听你们的劝告,一意孤行,甚至专门和你们唱反调,借这个机会我先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然后给您解释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虽然年龄不是很大,但在内心的要强让我们总把自己当成大人一样看待,希望在任何地方都得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在我们自己的圈子里我们是这样做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想法都一样,所以就养成了一重“独立”的习惯,回到家里后,我们在您眼里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你们任何事情都为我们安排的妥妥当当,但您不知道,我们是多么的渴望能够让自己独立处理些事情呀!你是否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最容易衰败吗?而且有时候您根本都不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和我聊天,平等的聊天,您知道我们是多么渴望这样的机会吗?但是您忽略了,正是由于您的忽略,让我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名名知道是错却非要去做的原因。
可能我今天说的话有些激动,但这不是我们的抱怨,只是我们的请求,因为我们知道,爸爸妈妈都是爱我们的,我们不想再错下去,所以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来和您交流一下我们的想法,更希望您能帮我们改正这个错误。
最后祝爸爸,妈妈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怎么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的童年里,一定有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一些难忘的事情,像我就有一件,就是----包饺子。
小时候,我看见妈妈和奶奶在包好看又好吃的饺子时,我也想学包饺子,瞧,妈妈今天又要 包饺子了,我就像一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妈妈后面,让妈妈教我包饺子。经过本人的死缠烂打,妈妈终于答应我了。太好了!哈哈!
我洗了洗手,开始包饺子了,只见妈妈拿了一个饺皮放在手心里,然后在饺皮的中间放上馅儿,最后把饺皮的边捏起来。妈妈边包边讲给我听,特别强调说:“饺皮的边一定要捏紧,要不然,饺子下锅后会裂开的。”我听了觉得特简单,就忘乎所以的点起头来,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饺皮就包起来。可我没记清妈妈说的话,饺皮没有捏紧。饺子刚下锅,就裂开了。妈妈看了看,对我说::“你看,饺皮没捏紧,都裂开了,以后可要把饺皮捏紧一点,知道吗?”我点了点头,开始重做了。这下我可把饺皮捏得紧紧的。下锅后,果然没有裂开!真是太好了!成功了!我又包了几个,虽然没有妈妈包得好看,但是我很开心!
饺子好吃,包起来也非难事,关键是要像写作业一样细心认真哦!
您们的儿子(女儿):xx
x年x月x日
给父母写信的格式
给父母写信的格式是什么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首先要有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
2、开头可以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5、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对晚辈用“字、白、谕”等词。
示例范文:
亲爱的爸爸:
您好!
请原谅,作为一个女儿,用这种形式来与您交谈,也许显得有些古板亦或是冷漠了。但是,它的确是一种极其冷静的方式,我们面对它的时候,也许就会比面对面的交流来得更透彻。
我一直以为我们会创造一个父女神话,因为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甚至,这十五载里,我们从未有过大争执。但是,我们的友好关系保持到几个月前突然发生了一些小变故。我们为此无数次争执。看到这里,您大概也想到了。
对,爸爸,我指的就是刘翔。
您知道,他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个英雄,他曾经让所有国人甚至全世界人为他疯狂。谁都忘不了那个大步冲过终点的红色身影,那个和我们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他在2008年8月的那场比赛,是您和我一起看的。我永远忘不了那时的我们。我们多么相象,我们都在赛前等待着我们的英雄,等待着看他一袭红色装容冲过110米栏的终点。我更希望他能在终点挥挥手,披一面红旗就像上届的他,狂奔于跑道上,露出从容欢欣的笑。
直到,我们看见了他寂寥的背影。他身着红色运动服,他的步子很慢。虽然他背对着我,我必须透过电视屏幕看他。但他的步子太沉,我分明在那里看到了一个失望、悲痛欲绝的刘翔。
我看了看一旁的您。您面色铁青,目光渐渐由期待转变为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神情。
半晌,您起身,然后您说了一句让我悲痛好几日的那句话:
“他就是个胆小鬼,他输给了伤痛。”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竟然无法反驳。可他也曾经是你的英雄,不是吗?
可是,亲爱的爸爸,现在我想对您说,我们所爱的那个刘翔,他没变。您看到这里,请先不要生气,先听我说吧!
刘翔,他不是盲目的,不是虚伪的,他更不是胆小的。他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放弃。他很明智,他很了解自己的病情。他知道他若是这次拼命地跑的话,也许他的后半生就只有参加残奥会了。您知道跟踺受伤对于一个跑步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有一段时间,他真的想不顾一切,放手一搏,但他在那么沉重的压力、名利诱惑下,居然做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我想,就在他黯然转身的刹那,他就已经胜利了。
我亲爱的爸爸,您的气消了吗?我知道您的用意,你是把他当作了一个负面人物,以此来激励我,让我变得坚强,在困难面前理直气壮。然而,我却借你这片良苦用心,悟出了另一个人生哲理:放弃。
爸爸,人生中的所有东西,不是我们全部可以得到的,不是吗?若一定要强迫自己去争取那些需要我们付出巨大代价的东西,那不是坚强,反而变成了愚蠢。因为那时候我们失去的也许远远超过我们的所得。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放弃。放弃,并不意味着胆小懦弱,而是一种比坚持更为博大精深的境界,它使我们不至于犯贪小失大的错误。
刘翔就是个天才,懂得在需要的时候放弃,去追求更大的梦想。他永远是我的英雄!
亲爱的爸爸,您认为呢?
您还会指责他吗?
不会吧,我想。
祝
安好!
您的女儿:
2021/10/13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写给父母书信的正确格式范文怎么写?
给父母写信的格式:掌握书信的格式和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书信的功能。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范文: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岁月带走了你们的青春,无情地在你们的额头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原本浓密的黑发上不知何时也悄悄地爬上了几缕银丝。那都是你们为我日夜操劳的象征。爸爸,您的爱像天空一样广阔、宏伟,像阳光一样温暖、博大,让我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和关怀。如果说我是寒风中的一株幼苗,那么妈妈您就是那一间为我遮风挡雨的房,爸爸您就是砌墙的砖;如果说我是一株平凡的小草,那么妈妈您就是那给我五彩世界的花朵,爸爸您就是那开满鲜花的树丛。如果说我是一颗普通的鹅卵石,那么妈妈您就是为我洗去心灵尘埃的泉水,爸爸您就是那一眼泉;如果说我是一株稚嫩的小树,那么妈妈您就是给我丰收喜悦的果实,爸爸您就是结满果实的参天大树。 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爱像天边的云越聚越多,你们对我的爱像灶膛的火越烧越旺,你们对我懂得爱像冬天的雪越积越厚。云会被风吹散,火会被水浇灭,雪会被日融化,而你们对我的爱却是永恒的。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了我你们不断地努力工作,我却经常挑三拣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在一天天长大,你们却在一天天衰老,看着你们以前的照片,望着现在皱纹已爬上了眼角的你们,心里不禁酸甜苦辣五味惧全。爸爸妈妈!忘不了你们的循循教导,忘不了你们和风细雨般的关怀,更忘不了你们那博大、无私的爱。我爱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祝你们身体健康! 此致敬礼。你们的女儿。
长辈给晚辈写信格式
长辈给自己的晚辈写信,信的格式以及内容有一定的要求,一起看看是怎样的吧。下面我整理了长辈给晚辈写信格式,供你参考。
长辈给晚辈写信格式
给晚辈的信的内容通常由称呼、正文、结尾和署名四部分组成。
(一)称呼
给晚辈写信的称呼一般直呼其名,不用带姓,也可用其小名,以显亲切,也可在名字后加上与辈份相附的称呼。如“××我儿:”。注意称呼后加冒号。要在第一行顶格写。
(二)正文
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再转行时顶格。一般正文要写明下列内容:
首先,写一般的问候的话语,可单独成行。如“近来的学习情况很顺利吧”等。
其次,询问晚辈的一些近况,若是复信则可针对晚辈信的内容一一予以答复。
再次,谈些晚辈关心的家里的事,或最近家中的一些变化及 其它 情况。
最后,写些鼓励的话。
(三)结尾
信的结尾,一般要写一句表示祝福的话。
(四)署名
署名写在信文的右下方,一般在名前加上自己的辈份称呼,如“父××”。署名下再署上写信的具体日期。
长辈给晚辈写信格式具体适用范围
给晚辈写信通常发生在以下一些情况:
当晚辈给长辈写信谈到一些具体事情或问候长辈平安时,长辈复信给晚辈。
长辈时间不知晚辈在外边的 工作情况、生活情况或某些方面的情况,于是会写封信询问一下。
晚辈在离家时,谈及自己在外的具体情况,并预先估计了自己回家的时间,但到时未回家,长辈会发信说明迟归的理由。
长辈在晚辈处于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候,诸如恋爱、结婚时,会经常写信,谈些自己的人生 经验 ,给晚辈提供必要的指导。
佳节来临,或遇到一些重大的日子,尤其当晚辈在工作上、学习上取得成绩时,长辈也会给晚辈写信表示祝贺。
长辈给晚辈写信 范文
毛泽东写给儿子的家书
岸英、岸青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清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的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给长辈的书信怎么写格式
书信格式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主要部分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礼貌了。正文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结尾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署名和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文言书信格式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垂鉴 赐鉴 钧鉴鉴 尊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勋鉴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览阅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即禀者 同上。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结语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请对方回信: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答复对方询问: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请人应允: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表示关切: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表示感谢之情: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长辈对晚辈写信的格式?急~~~~~~ 要正确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正文)
此致
__敬礼!
———————————————————————(学校)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注:手写书信,在写完以上内容后又想起有内容要写时用)
__(内容)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注:
1.称呼
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