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少年时代~10分~
篇章内容 岳飞 [1],字[2]鹏举, 相州 汤阴 [3]人也。生时,有大禽若鹄[4],飞鸣室上[5],因以为名[6]。未弥月[7], 河决内黄 [8],水暴至[9],母姚氏,抱飞坐巨瓮[10]中,冲涛乘流而下[11],及岸[12],得不死。 飞少负气节[13],沈厚寡言[14]。天资敏悟[15],强记书传[16],尤好《左氏春秋》[17]及 孙 吴兵法[18]。家贫,拾薪为烛[19],诵习达旦不寐[20]。生有神力[21],未冠[22],能挽弓三百斤[23]。学射于 周同 [24]。同射三矢[25],皆中的[26],以示飞;飞 引弓[27]一发,破其筈[28];再发,又中[29]。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 由是益自练习[30],尽得同术。 未几[31],同死,飞 悲恸[32]不已。每值[33]朔望[34],必具[35]酒肉,诣[36]同墓,奠[37]而泣;又引同所赠弓,发三矢,乃酹[38]。父知而义之[39],抚[40]其背曰:「使汝[41]异日[42]得为时用[43],其殉国死义乎[44]?」应曰:「惟[45]大人[46]许儿以身报国家,何事不可为[47]?」 注释 名称: 岳飞 原名: 岳飞 字: 鹏举 生平资料 生于: 1103年
南宋 卒于: 1142年
南宋 籍贯/国籍: 相州 汤阴(今属河南) 谥号: 武穆 生平概况 岳飞,南宋初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 岳飞出身贫寒,自幼重视气节,而且努力学习,尤其喜欢兵法。 宋徽宗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应募从军,参与灭辽之役,不久因父死回乡。四年后,应募抗金,建立战功。 宋徽宗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岳飞移师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收复建康。 宋徽宗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大破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地,兴办屯田,建立抗金基地,功授清远军节度使。次年,驻军鄂州(今湖北 武昌),结纳太行义军,进兵中原,击败伪齐,屡次建议大举北伐。 宋徽宗 绍兴九年(1139年),宋高宗、秦桧与金议和。岳飞上表反对,力主抗金。次年,金兀术破坏和约,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于郾城大破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而宋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下令退兵。第二年,岳飞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遭秦桧陷害,被诬谋反入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被害,死时三十九岁。 2. 字:根据人名的字义,另取的别名 3.相州 汤阴:在今河南省 汤阴县。 4.大禽若鹄:禽,禽鸟,飞鸟。若,像。鹄,天鹅。解作:像天鹅那样的大飞鸟。 5.飞鸣室上:飞,飞翔。鸣,鸣叫。室,房屋。解作:在房屋上空飞叫。 6.因以为名:为,作为。「以为名」即「以〔之〕为名」,解作:因此拿「飞」 作为名字。「以」后省略宾语「之」。 7.弥月:弥,满。满月,指婴儿出生满一个月。 8.河决内黄:河,指黄河。决,决堤,大水冲破堤岸。内黄,地名,在今河南省 内黄县。解作:黄河在内黄决堤。 9.暴至:暴,突然。至,来临。解作:突然而来。 10.抱飞坐巨瓮中:抱着岳飞坐在一个大瓮里面。 11.冲涛乘流而下:冲,冲破。涛,大的波浪。乘,顺着。流,流水。解作:冲破波涛而顺流而下 12.及岸:及,到达。解作:来到岸边 13.负气节:负,本义是背,这是「怀有」的意思。气节,志气、节操。解作:抱有志气和节操。 14.沈厚寡言:寡,少。言,说话。解作:(性格)沈著敦厚道,很少说话。 15.天资敏悟:天资,天生的质素。敏,聪明。悟,理解力。解作:质素聪明,理解力强。 16.强记书传:强记,记忆力强。传,指史传一类著作。解作:阅读经书、史传的记忆力很强。 17.尤好:尤其喜欢。 18.兵法:军事著作。 19.拾薪为烛:薪,柴枝。为,作为。解作:他捡拾柴枝作为蜡烛照明。 20.达旦不寐:旦,天亮。寐,睡觉。解作:到天亮都不睡,引申指读书通宵不睡。 21.生有神力:解作:生来如有神助之力 22.未冠:冠,古代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解作:还未成年。 23.能挽弓三百斤:挽弓,拉开弓弦。解作:能拉开需要三百斤力量才能拉开的弓。 24.学射:学习射箭 25.矢:箭。 26.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中,射中。中的,粤音「众嫡」。解作:射中靶心。 27.引弓:引,拉开。解作:拉开弓箭。 28.破其筈:射破了周同那枝箭的箭尾。意谓同样射中了靶心。其,代周同射中靶心的那枝箭。筈,箭的尾部。 29.又中:再次射中 30.由是益自练习:由是,从此。益,更加。解作:从此更加独自练习。 31.未几:几,表示大于一而少于十的不定数目。解作:没有多久。 32.悲恸:恸,极度悲伤。解作:十分悲哀。 33.值:逢,遇到。 34.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古人常在这两天祭神祀祖。 35.具:准备饭食酒肴,备办。 36.诣:到……地方去,前去看望……人。多用于所敬仰的人。 37.奠:祭拜。 38.乃酹:乃,于是,这才。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解作:这才祭奠。 39.义之:义,这用作动词,称赞。之,指岳飞。解作:称赞他懂得道义。 40.抚:抚摸 41.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42.异日:他日,将来。 43.得为时用:为,介词,被(跟"所"字合用)。能够因时势需要而施展才能。 44.其殉国死义乎:其,副词,表示估计、推测。殉,为……而死。死义,为正义而死。解作:或许会为国捐躯、为正义牺牲吧。 45.惟:只,只要。 46.大人:这是对父亲的称呼。 47.何事不可为:为,做。解作:有甚么事情不能去做呢?
参考: nzzc
>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也。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氏,抱飞坐巨瓮中,冲涛乘流而下,及岸,得不死。 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未几,同死,飞悲恸不已。每值朔望,必具酒肉,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赠弓,发三矢,乃酹。父知而义之,抚其背曰:「使汝异日得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应曰:「惟大人许儿以身报国家,何事不可为?」
岳飞之少年时期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也。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氏,抱飞坐巨瓮中,冲涛乘流而下,及岸,得不死。 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未几,同死,飞悲恸不已。每值朔望,必具酒肉,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赠弓,发三矢,乃酹。父知而义之,抚其背曰:「使汝异日得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应曰:「惟大人许儿以身报国家,何事不可为?」
参考: own
岳飞之少年时期 夫名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也。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氏,抱飞坐巨瓮中,冲涛乘流而下,及岸,得不死。 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未几,同死,飞悲恸不已。每值朔望,必具酒肉,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赠弓,发三矢,乃酹。父知而义之,抚其背曰:「使汝异日得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应曰:「惟大人许儿以身报国家,何事不可为?」
books/exep/prod/booksfile?item=0010317824&啊
看看la~~(去三x书局买...) books/exep/prod/booksfile?item=0010317824&
参考: 无
岳飞之少年时代 岳飞的特点和例子
chiculture//frame?id=/sweb0111 岳飞从八、九岁起,就从事各种农耕工作,如牧牛放羊、拾柴割草、烧火煮饭等。劳动使他从小就锻炼出超人的臂力,并具有结实的体质。 岳飞的外祖父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在岳飞十一岁时,为他请了全县有名的刀枪手陈广做老师。陈广教岳飞抡刀使枪,十分尽心。岳飞天资聪颖,又肯虚心求教,刻苦用功,不久,他的枪技就超过了师傅,成为「一县无敌」。 岳飞的射箭本领也十分了得,年纪不满二十岁,已能挽弓三百斤(宋朝一斤约合今天1.2市斤),用腰部开弩八石(宋朝一石为92.5斤,八石约合今天一千斤)。当时的人,弓射一石五斗,已算武艺超群,可见岳飞的挽弓能力达到了当时的高峰。他拜同乡人周同为师,学得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绝技。有一次比试武艺,周同先射,三箭都中了靶。到岳飞射箭时,只见他挽弓一箭,射断了周同的箭矢,再一射,正中靶心。周同非常惊讶,没想到岳飞的进步如此神速,随即把自己珍爱的两张弓送给岳飞。 宋代的农村从十月到十二月农闲时期会请来穷书生教孩子们念书识字,称为「冬学」。岳飞也上过这类学校。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常在烛光下通宵苦读。由于家贫,不可能常买蜡烛,他就捡拾枯枝点灯,坚持夜读。难怪岳飞的文化水平相当高,从诗词散文,到书法艺术,岳飞的造诣绝不比同时代的文人逊色,从而使他成为一代文武双全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