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台风叫什么名字
2005年台风的名字:一号:Kularb---玫瑰,国家:泰国。二号:Roke---洛克,国家:美国。三号:Sonca---桑卡,国家:越南。四号:Nesat---纳沙,国家:柬埔寨。五号:Haitang---海棠,国家:中国等等。
1、玫瑰:于1月14日在关岛东南偏南约8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次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于1月16日横越关岛以东海面后,转向东北移动。1月18日,玫瑰进一步增强为一强热带风暴。玫瑰在翌日清晨减弱为一热带风暴,随后在西北太平洋上变成一个低压区。
2、洛克:3月13日在关岛以南约5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发展成为一热带低气压,并向西北偏西移动。3月15日,洛克转向西推进,翌日它增强成为一个强热带风暴。洛克于3月17日穿越菲律宾中部,并逐渐减弱,次日在南海上消散。在洛克的吹袭下,菲律宾最少有八人死亡,一人失踪。另外,一艘渡轮和一艘渔船翻沉。
3、桑卡:4月22日在雅蒲岛西北约3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发展成为一热带低气压,并向西移动。次日,它变成一个热带风暴,然后向西北推进。桑卡于4月24日迅速成为一个台风,4月27日,桑卡掠过硫黄岛以北海域,随后变成温带气旋。
4、纳沙:5月31日在关岛东南偏南约430公里处形成为一个热带低气压。它向西北偏西移动,并于6月2日清晨增强为一台风。纳沙翌日开始采取西北路径,然后在6月5日转向东北推进。纳沙于6月9日在日本以南海域逐渐减弱。它于两日后在太平洋上变成温带气旋。
5、海棠:7月11日于硫黄岛以东约1170公里处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气压。它大致向西南偏西移动,并于7月14日在马里安纳群岛以北海域增强成为一个台风。次日,海棠转向西北偏西移动。7月18日它在台湾东岸登陆。7月19日,海棠横越台湾海峡,当晚在福建沿岸登陆,并减弱成强热带风暴。翌日,海棠进一步移入内陆并且消散等等。
2008年最大台风叫什么
2008年最大台风叫“蔷薇”。
超强台风蔷薇(英文:SuperTyphoonJangmi,国际编号:08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9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Ofel)为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5个被命名的风暴,也是该年西北太平洋的最强风暴。“蔷薇”是由韩国所提供的台风名称,指的是蔷薇这种花朵,蔷薇是玫瑰的一种,是时尚的象征。它虽然气味芬芳,但茎部通常有刺;通常生长在灌木丛中。
2008年9月24日,在雅浦岛西北偏北约34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有一热带低气压形成。初时一个广阔的副热带高压脊位于热带低气压中心以北,热带低气压沿着该副热带高压脊之西南面大致向西北偏西移动。它在高空辐散非常良好,附近水温颇高及垂直风切变微弱的大气环境下迅速增强,当晚它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其命名为“蔷薇”。翌日凌晨,“蔷薇”加强为强热带风暴。“蔷薇”于9月26日下午进一步增强为台风及转向西北移动。
2017年最大台风叫什么名
2017年最大台风叫天鸽,台风天鸽为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风暴。
2017年8月20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之后强度不断加强,8月22日8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5时加强为台风。8月23日7时加强为强台风,一天连跳两级,最强达15级(48m/s,年鉴中修改为16级,52m/s),12时50分前后以强台风级(14级,45m/s)在中国广东省珠海市登陆。8月24日14时减弱为热带低压,17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台风天鸽导致中央气象台发出2017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港澳气象部门发出十号飓风信号,且登陆时恰逢天文大潮,为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区带来重大破坏,造成了24人死亡和68.2亿美元经济损失,其中43.8亿美元来自中国大陆,10.2亿美元来自香港,14.2亿美元来自澳门。
中国最强台风排名表
1、史上最强台风,泰培台风。泰培台风是有纪录以来史上最强台风,源于10月4日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是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19场风暴和第12场台风。泰培的发展和移动起初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但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泰培于是得以增强。2、妮妲台风。妮妲台风又称为2009年第22号超强台风,被称为进入21世纪以来最强的台风,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该年最强的台风。妮妲台风形态非常完美的CDO,不输给莫妮卡旋风,有着-97度CDG眼墙,时间持续长。原160kts,后来鲇鱼台风破纪录后,被修正下降为155kts。3、热带气旋莫妮卡。热带气旋莫妮卡,是一个在2006年4月17日至2006年4月26日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出现的一个热带气旋,以风速来说,而且这个莫妮卡与2002年的热带气旋柔伊并列南半球有纪录以来最强的台风。
有关台风的地理知识
台风形成: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例如美国那就是飓风)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