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的穴位及功效?
手部的穴位常有:一、劳宫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它可以促进睡眠,还可以缓解眼部疲劳等症状。二、合谷穴,两个手的拇指与食指分开,露出虎口,左手拇指的横纹放在右手的虎口处,它可以缓解头痛,腹痛,牙痛等病痛。三、少府穴,握拳时,手指的小拇指指尖按压的地方就是少府穴,可以有效地缓解胸痛,胸闷等症状。
手上的穴位
分类: 健康/养生 >> 保健常识
解析:
第二掌骨体挠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足穴依次排列12穴,第五掌骨尺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生殖穴依次排列8穴,可以拇指端或指甲向掌骨体按掐为主要手法治疗相应脏器的疾患。现分别介绍如下。
1.手部第H掌骨挠侧全息穴位
(1)头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小头挠侧。
主治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性结膜炎及头面、眼、耳、鼻、口、牙、脑等部位疾病。
(2)颈肩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端挠侧,头穴与上肢穴之间。
主治颈肩、甲状腺、咽喉、气管上段、食管上段等部位的疾病。
(3)上肢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桡侧,颈肩穴与心肺穴之间。
主治肩、上肢、肘、腕、手及食管中段的疾病。
(4)心肺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挠侧,头穴与脾胃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心、肺、胸、 *** 、气管下段、食管下段及背部疾病。
(5)肝胆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挠侧,脾胃穴与心肺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肝胆疾病。
(6)脾胃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脾、胃及胰脏疾患。
(7)十二指肠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右曲部疾患。
(8)腰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挠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腰扭伤、腰腿痛、大肠与小肠疾病。
(9)肾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脾胃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肾、输尿管、大肠、小肠疾病。
(10)下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肾穴与腿穴之间。
主治下腹部、骶尾部、子宫、膀胱、结肠、直肠、阑尾、卵巢、 *** 、睾丸、尿道、 *** 等部位疾病。
(11)腿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端挠侧,下腹穴与足穴之间。
主治臀部、股部、膝关节等下肢疾病。
(12)足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基底部桡侧,第一、二掌骨侧近拇指侧的交点处。
主治足、踝部疾病。
2.手部第五掌骨尺侧全息穴位
(1)头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小头尺侧。
主治头面部及眼、耳、鼻、口腔等疾病。
(2)颈肩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远端尺侧,头穴与心肺穴之间。
主治肩周炎、肩部扭伤、落枕、颈椎病等。
(3)心肺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远心段尺侧,头穴与脾胃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肺、气管及胸背部疾病。
(4)肝胆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远心段尺侧,心肺穴与脾胃穴之间。
主治肝胆疾病。
(5)脾胃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尺侧,头穴与生殖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脾、胃。肌肉疾病。
(6)肾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近心段尺侧,脾胃穴与生殖穴连线之近脾胃穴1/3处。
主治遗尿,肾、膀胱及生殖系统疾病。
(7)脐周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近心段尺侧,脾胃穴与生殖穴连线之近生殖穴1/3处。
主治结肠炎、小肠炎、腰扭伤等。
(8)生殖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基底部尺侧。
主治生殖系统疾病、肛周疾病,腰腿痛等。
图解 ekw/tcm/zybk/5/1/18/c/248474
用好合谷穴养生又治病
中医有一句针灸口诀,叫做“面口合谷收”,意思是指脸部和口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刺激合谷穴来解决,其实合谷穴是人体重要的养生保健穴位之一,用好合谷穴,不仅可以解决面口的毛病,还能够解决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组织系统的问题,下面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怎样使用合谷穴来养生保健,治病健身。 合谷穴的简介 合谷穴就是俗称的虎口,也被称为合骨、含口,它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而拇指与食指像两座山峰,合谷恰似两山之间的山谷,所以得名。找合谷穴时,比较方便的方法是左手拇指食指张开,右手的拇指中节线靠在左手拇指食指之间拉伸的皮肤上,右手拇指落下,拇指尖端指的点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功效 合谷穴位的功效有很多。 一是对头部、面部、牙齿等部位的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如三叉神经痛、鼻出血、牙痛、耳鸣、青春痘、喉咙疼痛、口歪眼斜等都可以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 二是合谷穴对心血管系统保健功效显著,按摩合谷穴,可以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三是合谷穴有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的作用。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肠胃疾病,可以刺激合谷穴来解决。 四是合谷穴对神经系统有保健作用,经常按摩合谷穴,能够镇定心神,清醒头脑,对晕车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合谷穴还是急救穴之一,对于昏厥的人刺激合谷可以促使其苏醒。 合谷穴使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使用合谷穴来养生保健,一般是通过按摩或者艾灸来进行,按摩时,以一手拇指垂直按压另一手穴位,要感觉到酸麻发热才有效果,每天早晚按摩一次,每次100下即可。 艾灸一般使用艾条进行悬灸,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对于上火牙痛、晕车等急性病发作,按摩时要适当加大力度,以强刺激、快频率来达到泻火的作用,对于已经形成的疾病,最好是到医院进行诊断,采取正规的针灸治疗,以免自我操作不当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