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是写作的源泉,如何建立素材库呢?
以前看到别人文章写的那么好,非常的羡慕。现在自己也开始写,但是觉得与别人的差距很大。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一招帮你建立强大的写作素材库,让你再也不愁没有东西可写》,内容正好解决了我的问题。
很多人写作的时候都需要有灵感,但是灵感并不是随时都有的。怎么能找到灵感呢?作者告诉我们,灵感来源于素材。就是我们在看这些素材的时候,脑中会不时的产生一些想法,如果抓住了就变成灵感。
当我们写作的时候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这就是因为没有丰富的素材库。一般大家如果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到网上收集材料。可是网上的材料都是通用的,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各个角度基本上都被大家写过了,自己再用这些材料就没有独特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素材库,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不断的壮大自己的素材库。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长远的写作者。”
其实,只要大家开始了写作,就会比平时多看很多的书。可是很多书,在用过之后可能在脑中就没有印象了。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大家现在就开始建立素材库吧!
1、选自己喜欢的电子笔记
以前大家都喜欢用纸和笔来记录自己喜欢的文章、名言名句等,现在电子笔记非常的方便,还能够节省时间,用来建素材库,是最好的选择了。
大家经常使用的电子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
作者常用的是印象笔记。我也看过关于电子笔记的介绍,我选择的也是印象笔记。
2、列出素材库的框架
建立了素材库,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会越来越多,为了寻找方便,我们在建立素材库之前必须给素材库列出框架,也就是给素材库建立一个目录。
“这个目录的特点必须是能够无限制的继续添加,并且不遗漏也不重复。”
作者给笔记设置三层目录:一是必备技能;二是专业技能;三是通用能力。
作者的必备技能是育儿方面的;专业技能作者分了两个笔记:一个是写作;一个是运营。通用能力就是很多行业都需要的能力。例如学习力、思考力、人际关系、时间管理等等。
作者怎么样建立笔记呢?她选择一些现阶段最需要学习的能力,开始读书学习。
3、如何把书中的内容转化成笔记
第一遍先略读书的目录、序言和后记等,找出自己应该重点阅读的章节标记出来。
第二遍需要精读,将重点的句子、段落全部标记出来。作者建议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用不同的形式来标记。
第三遍阅读主要是回顾这本书,并画出思维导图,如果要写书评的话,这时应该列出书评的大纲。
这样几乎就能把一本书吃透,并把书里面所有能利用的素材分门别类整理好。
4、加标签
虽然我们已经把材料分类放到了素材库,但有时候还是找不到。
为了方便搜索,我们在存储时再加上标签,多一份保障。
印象笔记里就有加标签功能,按照关键词标记。当然如果有了关键词,就可以不用重复加标签。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前人总结了好的经验,现在我们要用电子笔记建立好自己的素材库,让大家写文的时候不再是“无米之炊”。
写作的源泉是素材,只要大家建立好素材库,相信在今后的写文中会越来越好!
建立3个素材库,让你写作不再难
建立三个素材库,让你写作不再难
快乐有趣
我刚开始写作时,遇到的难题是怎么去找素材?上哪找素材?没有素材该写什么?如何寻找并整理写作素材?
并不是说写作时中无素材,而是自己缺少了发现、利用素材的意识和方法。结合大师讲的,我自己也摸索出来一些方法,与文友分享:
写作者应该建立三个仓库:
第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
1、萌生想法,拿笔来写。比如说晚上做梦,梦中的情景可以编写成素材,再或者行走在路上,你看到一些人一些事触发到你,也可以编写成素材。其实,只要你热爱写作,就会随时随刻找到灵感。哪怕躺在沙发上刷朋友圈,你也会被刺激到萌生出一个想法,写出来。重要的是,当你有想法的时候,就必须拿起笔来去写素材。
2、生活素材,客观描写。生活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别人讲的故事,大自然的美景,邻居最近谈论的话题,认识新朋友时内心的感受,师长某句对你有启发的话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素材,并且是独此一份的素材。你想写什么主题,先确定好,时时刻刻想着,然后浏览网站时,走路时,敏锐的察觉到好素材,一点点的收集。遇到的人物原型,事件原型直接居于其中的生活素材。把脑海中的直观感受直接描写出来。比如对爱情的看法、职场中的经验、创业学习经历、自身的逆袭、生活的艰难、旅游的奇闻异事等等。
3、个人生活,,想到就写。实在是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写写跟自己相关的。比如“我喜欢的一本书”“我喜欢的一首歌曲”“我曾暗恋的一个人”等等作为素材。比如想写长篇,可以写成个人传记;如果想写短篇,可以用无数个生活片段连接;如果想写随笔,可以写生活中的小事(爱情、友情、亲情等亲身经历的事情),还可以写个人工作、社会阅历等等。
第二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
1、现有素材,直接引用。阅读书籍,看电影,听歌,看广告标语等直接收集下来的东东。比如你在书中品读到好的桥段,好的金句,好的辞藻,好的技法都是可以记录下来,等到你去创作的时候,可以修改成自己的风格语句、情节等直接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就这个理。
2、社会热点,进行改编。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多角度地听取意见,这都可以成为素材。时下热点事件,明星名人的娱乐八卦等等都可以变为自己的素材进行改编。
3、成长阅历,记载在册。积累素材,还可以是父辈的经历。不同的年龄段就有不同的阅历。比如可以写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对社会的看法等等。根据年龄段,把生活中最刻骨铭心的素材一一的写出来。
第三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1、人民所思所盼所想,反映实际情况、期盼诉求,具有一定思想性的素材。
2、一个时期民间流传的段子、歌谣、童谣。
3、传递社会的变迁与进步的民间文化素材。
从三方面来管理自己的素材库
1、积累素材要有选择,有取舍。对于记忆力不太强,并且阅读量大,而且很勤快的人,我建议还是用纸记下来,或者敲在电脑里面。
找一些干货,这些是比较直观的可以用的东西,用一个文件夹记录它们,并且尽量分门别类。这些大都来自于间接素材,比如《成为作家》的写作方法,把这些方法进行筛选,加上自己的思考反思的一些东西。
2、进一步的整理。在基础整理之上,我们需要做自己的已有素材进行修正。所有的素材我们需要做一些删减,留下最重要的内核部分。这样处理出来的素材几乎是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用的,这些东西是可以记录下来的。整个文件夹塞里面就可以了。
3、对过往作品的整理。不管你朝着什么方向去写,都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过一段时间就对自己的作品打打分,分析一下,这样才有利于自我的提升。比如我现在也会看以前写的文章,我会发现当时我写的东西,都是表面功夫没有深入进去,所以现在写的时候,就尽量把东西写的深入一些,思考的多一些,自然而然,别人也会喜欢你的作品。